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,明確規定PM2.5測定的手工分析方法為重量法,自動分析方法為微量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,而沒有光散射法,也就是說,對專業的環保、氣象測量來說,采用光散射法制造的儀器并不被認可。
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納米新材料研究所工程師張文閣解釋,對PM2.5測量來說,不同的測量方法、不同的測量環境都會影響測量準確度。采用光散射法制成的家用PM2.5測量儀在測量準確度上肯定無法與專業的測量儀相比較。“由于光散射法本身的缺陷,導致這些儀器的測量精度很難保證。”張文閣認為,網上銷售的家用PM2.5測量儀不屬于專業測試儀器,只能大概測一個數據,對空氣質量做一個暫定量測試或者作出一個趨勢性判斷,離PM2.5的概念相差太遠。“只能將其作為衡量空氣是干凈還是被污染的一個大致參考。”
專業校準規范有望今年出臺
早在幾年前,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就開始進行PM2.5測量溯源性及計量標準裝置研究。因為要想獲得準確可靠的PM2.5數值,必須保障測量儀本身計量性能的可靠。張文閣說,“PM2.5測量方法與儀器型號很多,但不同原理不同廠家儀器測量結果相差很大,需要準確校準與溯源。”幾年以來,張文閣帶領的團隊以通用的重量法為基礎,建立了PM2.5質量濃度測量儀國家計量標準。該計量標準與代表歐盟PM2.5zui高環保計量水平進行了比對,比對結果證明我國的PM2.5測量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等效一致。
“我們已經完成了《PM2.5質量濃度測量儀國家校準規范》的終審并已報批,規范有望2017年正式發布。”張文閣介紹,“我們正在進行PM2.5測量儀器在線校準方法和計量標準裝置的研究,為提高國家PM2.5監測水平提供計量技術保障。”
不過,張文閣解釋,他們的研究都是為環保、氣象部門專業的測量儀服務,而網上售賣的家用測量儀并不在他們的研究范圍之內。